纸短情长——“廿念不忘”院庆征文:筚路廿年 灯光正灿 沈健宇

来源:bevictor伟德发布时间:2022-05-17浏览次数:985

筚路廿年 灯光正灿

2019级MEM  沈健宇

平仓巷5号是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院子。院落中间是一座西式小楼,南北两侧分别是协鑫楼和北楼,东侧是道路和翠竹花木,西侧则是一排辅房。作为中规中矩的教研建筑,协鑫楼和北楼相向而立,一块块窗户由东向西、由上至下依次排开,像极了工科生严谨面貌下闪烁的灵动眼眸。当夜幕降临,方方正正的白色不断占据墙面,为婆娑树影披上薄纱。

我原以为这样的小院,不会出现如此繁多的灯光。第一学年第一学期,仅有2场讲座安排在周六夜晚,我才发现老师们也是需要“偶尔加班”的。后来,我向徐红利老师预约时间解答课程疑惑,老师让我在某个工作日的下班时间来访。突然占用老师休息时间,我感觉过意不去。晚8半点左右会议室结束交流,我表示歉意,老师和她指导的全日制同学们却不以为意——“没什么,我们经常这个点之后”。我楞了一下,这才知道小院的灯光在工作日也总是亮着的。

第二学年开始,我们完成了导师互选。我的导师陈国华副教授淳厚谦逊,学术翩翩。由于工作地与学院相距不远,这近水楼台之便让我得以频繁地“打扰”老师。交流的时间一般是工作日下班后,北楼2楼的几间办公室总是白光满屋,陈老师办公室朝南窗外的协鑫楼,也是块块白色外溢。还记得某晚21点左右,老师送我到楼梯口,另一位同学却早已在此等候。我骑着小电驴回家,却想着今晚那展灯还得亮多久。和老师的交流逐渐增多,我才知道学院硕果取得的不易。博士后流动站、省重点学科的维持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要求,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。这些目标落实到学院为数不多的老师肩上,都化为沉甸甸的责任。因此,小院灯光常亮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即将步入研三之际,喜迎二十周年院庆。作为学院首批MEM学子,回顾所来径,我们也曾在教室灯光下好学深思,在学院18岁、19岁、20岁的年轮上刻下印记。作为新设专业的首批“小白鼠”,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,为此我们曾多次建言献策。学院总能及时给予回应,以实际举措优化教研工作各项细节。其中,为响应学生诉求,学院调整并新增了相关课程,老师们也灵活调整了授课模式。杨学伟老师“金融衍生工具与市场案例”课程里的中场沙龙、刘海飞老师“数据治理与资产管理”授课时的坦诚幽默、肖斌卿老师“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”课堂上的分组汇报等种种创新尝试,让我记忆犹新。学院自2001年成立至今,创业道路上必然也遇到过很多未知困难。窃以为,20年里,正是因为秉持酬实理念、坚持问题导向、依靠群策群力,在平仓巷5号的灯光中夜以继日、全力以赴,学院才收获了一颗又一颗教研实践硕果。

相较于紫峰大厦的摩天霓虹和鼓楼公园的溢彩华灯,平仓巷5号的灯光普通到仅仅只是灯光。但这片灯光里,传承了工管师者的务实奋进,见证了工管学子的自强青春,更寄托了对于美好未来的共同期盼。作为工管一员,值此二十周年院庆之际,不禁思绪万千:

筚路廿年,南大工管。接力致远,灯光正灿。